前米哈游大佬揭秘:AI如何重塑CRPG?《印格》的叙事革命与AGI未来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网址
在人工智能(AI)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与AI结合的全新可能,游戏行业更是首当其冲。当许多人还在讨论AI生成美术、代码的效率时,一支由前米哈游技术负责人丁盛豪带领的团队——柚衣科技,已经悄然迈出了更具颠覆性的一步。他们的新作《印格》(Engram),一款AI驱动的CRPG,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游戏的叙事体验和开发流程。这不仅是一款新游戏,更是一份关于人工智能如何与游戏设计深度融合的未来宣言。想要获取更多前沿的AI资讯和AI新闻,可以访问AI门户网站 AIGC.bar (https://www.aigc.bar)。
本文将深入解读《印格》背后的创作理念、技术突破及其对整个游戏行业的启示。
核心困境:当AI叙事遇上“故事失控”
CRPG(Computer Role-Playing Game)的核心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叙事和高自由度的角色扮演。然而,将AI,尤其是LLM(大语言模型),直接应用于游戏叙事时,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浮出水面:故事的“发散性失控”。
许多尝试过AI跑团的玩家都有类似体验:AI扮演的DM(游戏主持人)虽然能提供即时反馈,但其生成的内容往往天马行空,极易偏离主线,导致整个故事结构崩溃,缺乏传统剧本的精妙设计和情感张力。这使得游戏体验变得“虚无缥缈”,更像一个技术演示而非一个完整的作品。
柚衣科技的创始人丁盛豪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,他认为,单纯将AI作为提效工具,并未触及游戏体验的本质。真正的挑战在于,如何驾驭AI的生成能力,让它在服务于一个精心设计的、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框架的同时,又能赋予玩家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沉浸感。
《印格》的破局之道:动态构建的“活”剧本
面对AI叙事的困境,《印格》团队没有选择妥协,而是开发了一套极其复杂的“收-放-收”叙事引擎。其核心思想是,将人类编剧的结构性智慧与AI的动态生成能力完美结合。
这个系统的灵感来源于交互式叙事理论的演进,特别是《80 Days》提出的“Storylet”(故事块)概念。一个故事块包含三个核心要素:
1. 触发条件:在什么情况下,这个故事块会被激活。
2. 内容变化:故事内的文本如何根据其他变量动态调整。
3. 结果输出:玩家的选择会产生哪些新的条件,影响后续故事。
《印格》团队将这一理念推向了极致。他们建立了一套严肃的逻辑系统,让编剧可以将故事内容“条件化”。这样做带来了三大优势:
- 工程化与协作:编剧可以更自由地创作故事片段,系统负责将它们逻辑串联,极大地提升了协作效率。
- 自动化验证:系统能够通过类似“计算机辅助证明”的方法,自动检测剧本中的逻辑矛盾。例如,检查出哪些条件被设置了但从未被使用,或者哪些故事分支在逻辑上永远无法到达,从而帮助编剧完善故事网。
- 可控的AI生成:在生成对话或剧情时,AI的prompt(提示词)可以被这个逻辑系统严格约束,确保其输出既符合当前情境,又服务于整体故事走向。这使得AI的生成既有确定性,又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和延迟。
最终,《印格》呈现给玩家的不再是固定的树状或网状结构,而是一个动态构建的网状叙事。系统会根据玩家的行为实时“剪枝”或连接故事线,让玩家的每一个微小选择都能像蝴蝶效应一样,在后续剧情中产生真实而合理的回响。
理念先行:“玩游戏,而非玩AI”
“我们一定要让玩家沉浸在故事里,而不是让他觉得在‘玩AI’。”这是丁盛豪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。
当前许多AI游戏DEMO一上来就给玩家一个输入框,期望玩家自由发挥。但这往往会导致玩家无所适从,甚至产生“调戏AI”、“测试AI”的心态。一旦玩家开始思考如何“攻破”AI系统时,游戏的沉浸感便荡然无存。
《印格》的设计巧妙地规避了这一点。游戏前期,它通过精心设计的引导和有限的选项,让玩家首先融入角色和故事背景。当玩家对游戏世界和NPC(如患病的妹妹米亚)建立了情感连接后,系统才逐渐开放更多的自由度。此时,玩家的每一个选择都源于内心的情感驱动,而非对技术的试探。
ChinaJoy展会上两个女孩玩了数个周目,只为探索NPC“阿心”背后故事的案例,完美印证了这一理念的成功。驱动她们的不是技术的新奇,而是对角色产生的爱憎、对故事走向的好奇——这正是游戏最本源的魅力。
全新工作流:AI驱动的“敏捷开发”革命
《印格》的野心不止于改变玩家体验,更在于革新游戏开发的工作流程。
团队花费了近两年时间打磨这套AI叙事引擎,而基于该引擎,当前可玩的DEMO版本仅用了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重写。这展示了惊人的开发效率。他们计划在游戏完成度仅有四分之一时就上线Steam进行Early Access(抢先体验)。
这是一种类似“手游设计思路”的单机游戏开发模式:
* 舞台(美术资产)固定:核心的美术资源和场景预先制作。
* 剧本(剧情玩法)动态迭代:以3个月为周期,根据玩家的反馈快速调整、增补后续章节的剧情和玩法。
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,正如肯尼迪所言:“我们选择去月球,不是因为它简单,恰恰是因为它很难。”柚衣科技的目标,是真正利用AI的能力,打造一个能持续响应玩家、不断生长的“活”游戏。这种探索,对于未来AGI(通用人工智能)在创意领域的应用,具有非凡的意义。
结论
《印格》的出现,为“AI+游戏”这个热门话题提供了一个务实而深刻的范例。它没有停留在用AI降本增效的浅层应用,而是直面AI叙事的核心矛盾,通过底层技术创新和“游戏为本”的设计哲学,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。
这款游戏证明了,人工智能可以不是一个破坏沉浸感的“他者”,而是成为构建更自由、更具情感深度的游戏世界的基石。柚衣科技的探索,不仅可能诞生一款杰出的CRPG,更有可能引领整个游戏行业进入一个由AI驱动的、敏捷迭代的、以玩家情感为中心的新时代。关注 AIGC.bar (https://www.aigc.bar),我们将持续追踪《印格》的进展以及更多关于大模型在各行业应用的最新动态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