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人一坤亲测AIpai:告别“一键生成”,AI视频创作迎来“导演模式”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网址
《山海奇镜》的惊艳问世,让导演闲人一坤和人工智能创作一同站上了风口浪尖。当许多人还在惊叹于AI生成视频的魔力,并期待着“一键成片”的奇迹时,闲人一坤却掉头,将自己的创作心法灌注到一款名为“AIpai”的视频Agent产品中。这不仅是一次从创作者到产品经理的转型,更是一次对当前AI视频创作主流思潮的深刻反思。
这篇AI新闻将深入解读AIpai背后的产品哲学,探讨它如何试图破解“一键生成”的伪命题,并为创作者提供一种全新的、更接近专业影视制作的“导演模式”工作流。
破除“一键生成”迷思:AI视频的真正瓶颈
“你输入的几个字和最终视频的信息量差了多少个数量级?”闲人一坤的比喻一针见血。当前市面上许多工具追求的“输入文本,输出视频”模式,在他看来就像“站在10公里外拿飞镖射靶子”,结果充满了不可控性。
这背后是AI行业与影视行业的巨大鸿沟:
* 技术与艺术的割裂:懂大模型技术的人,往往不理解影视创作的叙事、分镜和节奏;而传统影视从业者,又容易将过时的知识生搬硬套到AI的Prompt中。
* “快餐”文化的误导:对效率的极致追求,让行业陷入了对“一键生成”的迷思,忽视了创作过程本身对于最终作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。
AIpai的诞生,正是为了填补这一鸿沟。它不追求瞬间的魔法,而是致力于将闲人一坤过去20年的影视经验和近两年的AI实战经验,沉淀为一套结构化的、可交互的创作流程。
AIpai实测:像“导演”一样与AI协作
为了验证这套“反主流”的理念,我们模拟了两种典型的创作场景,体验了与AIpai这位“AI导演”协作的全过程。
场景一:从模糊概念到结构化项目
当我们的需求仅仅是“做一个类似《山海奇镜》的短片”时,AIpai没有直接开始生成图像。它首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,通过对话引导我们确认核心设定:
1. 风格确认:动漫风还是写实风?我们选择了动漫风,以保证AI生成画面在角色和物理效果上的一致性。
2. 框架搭建:AI会提供具体的选项,如主角是“踏上寻仙问道之旅”还是“守护家园对抗妖兽”,引导用户构建故事的核心(主角、情节、场景)。这种选择题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新手面对空白画布的恐惧。
3. 结构化呈现:所有在对话中确认的分镜,都会被自动整理到左侧的项目栏中,清晰地列出“地点、角色、景别、镜头运动、画面描述”等专业信息。这正是将一个模糊的想法,转化为专业制作蓝图的关键一步。
整个过程,AIpai会根据任务类型,自主调用如豆包等不同的底层大模型,并为每个分镜提供多种视觉方案。用户只需在关键节点做出选择,而无需操心背后复杂的提示词工程。
场景二:从明确需求到自动化执行
当我们提供了一张“粉嫩软萌的小熊咖啡”图片,要求制作一个广告短片时,AIpai则切换到了高效的“执行导演”模式。
它迅速拆解需求,并启动了一套连贯的自动化流程:生成脚本 → 生成分镜图 → 生成配音 → 图生视频 → 匹配音乐 → 完成剪辑。
初版成片后,我们可以用最自然的语言进行修改。例如,直接输入“风格不太对,能不能再可爱一点”(即便包含错别字),AI也能准确理解并重新生成分镜。整个过程,我们只输入了两次核心指令,其余工作全部由AI自主完成。
这两种测试清晰地表明,AIpai搭建的不是一键通往终点的“高速公路”,而是一套通往专业创作的“脚手架”,让每个用户都能像导演一样掌控自己的创作过程。
从“作品经济”到“流程经济”:一种全新的AI变现模式
AIpai最具创新性的理念,或许是其商业模式的构想——从“作品经济”转向“流程经济”。
传统的创作者只能通过最终的作品获利。但在AIpai的生态里,创作者可以分享的不仅是成片,更是整个创作过程。
* 可复用的创作流:AIpai的模板库不仅提供最终效果,更开放了创作者从0到1的全流程对话和操作记录。
* 个性化二次创作:其他用户可以基于这个“流程模板”,替换其中的角色、场景或主题,快速生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版本。
* 创作者收益分成:原模板的创作者可以从这些衍生创作中获得收益分成。
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,它不再是同质化的特效复制,而是个性化的灵感传递。一个“优质创作过程”的价值,将由其衍生作品的数量来衡量,真正建立起一个以创作者为核心的AI门户和生态系统。
创作者的“员工手册”:Prompt的减法与行业Know-How
AIpai的核心竞争力,是其内置的、源于实战经验的“员工手册”(Context)。闲人一坤强调,在AI时代,很多传统影视知识甚至是有害的。
他举例说,在图生视频任务中,图片的权重远大于Prompt。与其在提示词里复杂地描述画面已有的元素,不如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核心动态,如“火箭缓缓着陆,烟尘从扩散到逐渐消散”。这种“做减法”的Prompt理念,能更好地激发LLM的能力,而不是用无效信息去干扰它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,正是无数次实战后沉淀的行业Know-How。AIpai将这些知识融入其Agent的决策逻辑中,使其在与用户交互时,能做出更符合AI创作规律的判断。这套“员工手册”才是AIpai区别于其他调用ChatGPT或Claude等通用大模型API的工具的护城河。
结论
闲人一坤和他的AIpai,为我们揭示了AIGC视频领域喧嚣之下的另一条路径。它放弃了对“一键生成”的幻想,回归到创作的本质——一个充满选择、迭代和优化的过程。通过将专业影视工作流与AI Agent的交互能力相结合,AIpai尝试将AI从一个单纯的“工具”提升为真正的“创作伙伴”。
虽然通往成熟的AGI创作时代依然道阻且长,但这种“导演模式”的探索,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务实、更具创造力的发展方向。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动态和深度分析,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AIGC.bar,获取每日最新的AI日报和资讯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