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毕设爆火背后:从荒诞商品生成器看AI创意新范式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网址
引言:当毕业设计遇上AI,创意有了新玩法
毕业季,向来是年轻创意集中爆发的舞台。当人们还在为四川美术学院学生那件引发现场围观如潮的雕塑作品《祷》惊叹时,另一种形式的创意正在悄然兴起。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高伟翔,没有选择传统的画笔或雕塑刀,而是利用AI Agent平台,创造了一个名为“荒诞商品生成器”的互动装置。这个看似无厘头的AI应用,在毕业展上吸引了上万次互动,成为一个现象级的AI新闻事件,也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创意表达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这个项目的成功,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才华展示,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:在AIGC时代,技术的门槛正在被迅速拉低,强大的大模型正从专业实验室走向每一位有想法的创作者。这背后,是一种全新的创意范式和应用可能。
创意源泉:用荒诞解构“情绪消费”
“荒诞商品生成器”的核心玩法很简单:用户上传一张图片或描述一段心情,AI便会生成一份“情绪报告”,并为你“量身定做”一件荒诞的商品。比如,一张疲惫的“打工人”表情包,可能会生成一个“售价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,仿佛能看透一切的打字机”。
这个创意的灵感,来源于网络上流行的虚拟商品,如“爱因斯坦的大脑”。消费者花费几毛钱,购买的并非实体,而是一种心理慰藉和情绪价值。高伟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“情绪消费”现象,并希望通过AI生成更荒诞、更无厘头的商品,来对这一消费主义行为进行一种温和的批判和反思。这件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,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将一个社会观察变成了一个可供大众亲身体验和互动的艺术项目。
技术实现:零代码平台如何赋能创意落地
对于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,从零开始编写一个复杂的AI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然而,高伟翔借助低代码/零代码的AI Agent平台,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这个复杂的想法变成了现实。
他首先在Figma中构思并设计了完整的交互界面(UI),然后利用平台的工作流(Workflow)功能,将设计稿“复现”出来。整个应用拆解为图片情绪识别、五官选择、描述生成、卡片整合等多个步骤,每一个步骤都对应一个独立的工作流。
这个过程揭示了当前AI发展的一个核心趋势:
* 模块化与可视化:创作者无需关心底层代码,只需像搭积木一样,将不同的AI功能(如图像识别模型、文本生成模型)通过可视化界面连接起来,即可构建出复杂的逻辑。
* Prompt即代码:与AI的交互质量,直接决定了产出结果的质量。高伟翔坦言,让AI准确理解自己的想法是最难的环节,他必须用结构化、无歧义的语言下达指令。这正是“提示词工程”(Prompt Engineering)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。
* 平台局限性:尽管平台强大,但他也遇到了UI编辑器组件消失、保存不及时等问题。这提醒我们,当前工具虽已足够强大,但在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上仍有提升空间。
对于想了解更多AI工具和前沿AI资讯的创作者,可以访问专业的AI门户网站如 AIGC Bar (https://aigc.bar) 获取灵感和教程。
互动与反思:荒诞感为何能引发万人共鸣?
一个毕业设计,为何能吸引上万次互动?“荒诞商品生成器”的成功,在于它精准地切中了当代人的情感需求。
它像一个充满未知的“彩蛋盲盒”,用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会被解读成什么,又会生成怎样啼笑皆非的商品。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极大的趣味性和分享欲。同时,那个象征性的“高价购买”按钮,虽然是虚拟交易,却提供了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获得感,让用户在轻松的互动中完成了一次情绪的释放与和解。无论是吐槽“PPT好难”而得到的“幻听艺术耳机”,还是开心大笑生成的“猪鼻子洗脸巾”,AI用一种无厘头的方式,回应了用户最真实的情绪。
从毕设到未来:AI Agent开启应用新纪元
高伟翔的项目是一个缩影,它预示着AI Agent正在从简单的“陪聊角色”进化为实用的“行动伙伴”。如今,AI不仅能帮你写文案、画图,还能帮你点奶茶、做市场分析,甚至像这样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媒介。
这背后,是AI应用生态的逐渐成熟。越来越多源于用户真实需求和兴趣的应用正在涌现,它们个性化、趣味性强,并能快速将创意转化为现实。这或许是AI变现和大众化普及进入下半场的力证。未来,掌握如何与AI协作、利用AI工具将创意落地的能力,将成为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结论
“荒诞商品生成器”的走红,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互动体验,更重要的是,它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创意结合的无限可能。它证明了,好的想法永远是核心,而AI正在成为那个最强大的赋能工具,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成为创造者。想要跟上这股浪潮,持续关注最新的AI新闻与发展趋势至关重要,而像
https://aigc.bar
这样的平台,正是获取这些前沿信息的绝佳窗口。Loading...